无论你是站在宏伟的上弦场眺望大海,听燕子声声,看风帆争流,还是漫步于幽雅的芙蓉湖畔,感受椰树下绿茵上晨读的诗意,倩影对对,或者是踏着绿荫筛选的阳光走进“情人谷”,领略碧水翠峦山风,静思默想宇宙苍穹,你都会由衷地赞叹:太美了,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当年鲁迅就这样告诉他的情人许广平:“这里风景佳绝。”但你又分明感受到这佳绝的风景不仅仅是温馨,不仅仅是南国四季的绚丽,它还流淌着一股足于让人怦然心动的血性。像所有的名校一样,厦大有属于自己的永恒风景,这种风景与一个人的生命连在一起,厦大人亲切地称这个人为“我们的校主”。
“我们的校主”是厦大人最尊敬最有凝聚力的话语。无论在校园内校园外,也无论在故园在异水他乡,只要你是厦大人,只要你说起“我们的校主”,就会有无数无数颗赤诚的心连在一起跳动,你就不会寂寥孤单,你的心中就会升腾起一种久违的激动和力量。“我们的校主”是陈嘉庚,在天上他是一颗星,在地上他是一位拄着拐杖永远在厦大校园里行走的老人。
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刚刚踏进20世纪的门槛时,在海外奋斗了20多年的陈嘉庚,便怀着一腔家国之思,开始实现他那建立庞大教育王国的梦想。那时,中国正经历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文化启蒙,实业救国,乡村建设,人们在寻找着屈辱民族走向复兴的拐点,陈嘉庚则坚信:“教育乃立国之本”。
一个有着伟大梦想而又敢为梦想泣血践行的人是足于彪炳千秋的。从1893年开始,陈嘉庚就把海外生意场上打拼而得的积蓄,一次次携回祖国,犹如痴绝的精卫,衔着一块块五彩石,日日不歇地在故乡垒起了一座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和专门教育的集美学村。然而他又深知道,能“使我国得以与世界各强国居同等之地位”者,还在于能创造“最新最完善之文化”的大学。1919年,他患当时尚属致命险症的阑尾炎大病,大病中他甚至为自己立了遗嘱。但当他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时,生命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创办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那一年,他抛离家小,托付产业,尽数带上企业红利,从新加坡回到故乡,为创办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奔走呼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嘉庚生命中这个热乎乎的胎儿,却遭到厦大筹备委员之一的蔡元培的反对,蔡元培是当时教育界一言九鼎的人物,他主张厦大“不宜速办”。但陈嘉庚是闽南人,闽南人来自中原,血脉里流淌着黄河的骨血,黄河奔流不回头;闽南人面向大海,胸中翻卷着天风海涛,天风卷起千重浪。陈嘉庚对蔡元培的回应是,“当此风雨飘摇之际,国势岌岌可危之时”,创办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又“岂能久待”;他想望着厦大“为吾国放一异彩”,相信“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一日”。1921年4月5日,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成立,成立大会上悬挂的是陈嘉庚亲自敲定的四个大字——自强不息。那一天,参加大会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很是感慨,他说:“中国人人能效陈君之公,则救国何难之有。”
沧波万里,精卫鸣叫,陈嘉庚说:“厦大既办,当成南方之强。”他要厦大“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建成一所“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现代中国大学。反省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和世界从海洋开拓出来的现代道路,厦大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为了“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陈嘉庚不惜重金聘请,任国内外群贤备至,百川交汇;从“阐发中国固有学艺之美质”出发,厦大继北大、清华之后建立了国学研究院。我时常想像校主当年的身份,是商人,又何来如此高远的文化境界?是教育家,又何来如此巨资创办中国南部的教育王国?倘若是两者集于一身,那它们的凝结点又在何处?
我没有找到答案,我只知道,当陈嘉庚公司频临倒闭、现实无情地要他在建设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与拯救嘉庚公司之间作出抉择时,他做出了“宁愿公司崩盘,不能停办厦大”和出卖大厦办厦大的壮举;当国民政府要把厦大更名为福建大学时,他将拐杖指向当时主掌教育部的陈立夫和主掌参政院的孔祥熙,他说,无故将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改为福建大学,“疑政府将步甲午故智,如台湾之放弃”,言语之重,令四座目瞪口呆,厦大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唯一没有变动过校名的名校。卖大厦办厦大的壮举,放弃的是陈嘉庚新加坡的三栋别墅,留住的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座青山;厦大更名的风波,保住的不仅仅是一个校名,更是厦大自身的生命。这是一种胆略,一种担当,它何止是商人或教育家的身份所为,而是一个民族血的蒸汽和一个伟大生命的喷薄。
厦大有芙蓉湖,湖面如镜,四季波光潋潋,绿茵碧水的温馨让人流连忘返;北大有未名湖,一水幽长,四季湖色鲜明,一塔一水的刚柔让人想到燕园的厚重。厦大人自己说,当北大的未名湖掀起历史激浪时,厦大的芙蓉湖才泛起一池春水。从民族危亡到民族振兴,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转折,几乎都与北大学子的时代脚步相关。厦大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厦大人不像北大人那样时常会在历史运动中担当先锋的角色,但那“一池春水”下依然涌动着一股由校主传承而下的民族血性,一种已经内化于每个厦大人灵魂的敢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精神个性。正是这种精神 个性的一以贯之,才使偏居东南一隅的学府,在中国现代历史的各个风口浪尖,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荣与希望。
昔日,在抗日烽火中内迁山城长汀的厦大,抒写的是“未到‘最后一课’”仍要“加紧研究学术和培养技能”的悲壮。校长拆毁自己乘坐的轿车充当学生实验器材,师生在艰难困苦中铸就“南方之强”的辉煌,硝烟弥漫,弦诵不辍,恰恰是在烽火岁月里,厦大蝉联了全国大学生考试的两次第一,以至于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记者团十分惊讶这种战场与大学并存的奇迹,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第一大学”。
今天,在全国高校强强联合的挑战中,厦大又敢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的自信自立于中国高校之林;在全球化竞争潮流席卷之下,敢于敞开精神个性,坚持走精英教育之路,在国家“211”、“985”重点建设的道路上,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创新了一个又一个先进的教学科研与办学成果,以陈嘉庚“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豪气与血性,朝着建设世界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然而前行。
我很想淘洗出芙蓉湖春水下那股涌动着的精神血性,是自强?是坚韧?是陈嘉庚的“不甘居人下”?但这样的概念又很难说尽一个“沛乎塞苍穹”的血肉之躯。我只记得,当年王亚南校长在北京街头遇到邋遢的陈景润,他知道这位学业优秀的厦大学子竟然不被原单位器重,便愤然把他带回厦大,然后再送往中国科学院,最终是陈景润成为摘取哥德巴哈皇冠的数学王子;我还知道,与厦大一水之隔的台湾,是由于“厦大六君子”在交通、IT、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才引发了台湾80年代经济建设起飞的大潮。厦大有一对生命科学的父女院士,两代人一生在生命最微小的细胞上耕耘不息,女儿院士对学生说:“要做学问,你就不要理睬传媒、记者。” 厦大有一位人文学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座破祠里发现了一箱明清时期的民间契约,那些被尘埃封存的纸条却成了这位学者眼中的宝贝,从此他沉潜其中,在发黄的纸堆中开拓出了“俗例证史”的世界史学新路,创立了一个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国家重点学科;厦大还有一个拥有8位院士的化学学科团队,这个团队的奇迹不仅仅在于创造了一个个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还在于他以无形的精神和力量,影响与造就了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创新研究群体。从这支团队中的一对父子院士身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厦大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独特风景。
厦大成立时就高悬着一口大钟,80多年来,风风雨雨,花开花落,这口钟发出的声音一直陪伴着厦大的成长年华。今天,很多很多大学都把古老的校园钟声换成了现代的铃声,厦大却依然敲着这口钟召唤着师生们上课下课、奋斗休息。钟声悠悠,延绵不断,苍茫浑厚中“校主”的声音在领着万千厦大人歌唱:“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