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我们的校主陈嘉庚

我们的校主陈嘉庚 | 最伟大的抉择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2日 15:30 浏览次数:

引 言

在延安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的激情与希望的土地上,陈嘉庚先生对祖国抗战的担心、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人生轨迹也从此发生根本性改变!陈嘉庚先生眼中的延安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延安之行让他做出怎样的“最伟大的抉择”?请欣赏“我们的校主陈嘉庚”第二十期,一同走进陈嘉庚先生眼中的延安,感受抗战岁月中的信仰力量,体悟关乎陈嘉庚先生政治转向的关键性抉择。

一九四〇年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与出发点。这里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肩负起中华民族解放的使命。

五月三十一日,陈嘉庚先生踏上了这块饱含着战斗精神与解放信念的土地,延安人民以热腾腾油糕似的热情和滚滚米酒般的真诚,迎接了这位领导南洋八百万华侨坚持抗战的领袖。欢迎仪式在露天广场举行,没有奢华宴会,只有数千民众的欢声笑语和掌声。前排数百位能听懂闽南话的军人和学生,包括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集美学校以及南洋地区学校的学生,还有陈嘉庚故乡和南洋的同胞,这让只会说闽南话的陈嘉庚深受感动。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部部长高自立担任主持,向陈嘉庚表示欢迎。陈嘉庚向人群介绍了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情况,并表示此行代表南洋华侨的愿望。

图片

陈嘉庚在延安发表演说(一九四〇年六月一日)

陈嘉庚、侯西反、李铁民三人被安排在延安郊外的交际所,那里是边区政府的住所,著名作家茅盾也曾居住。他们的住处是位于黄土高原的窑洞,每个窑洞长三十尺、宽十尺、高九尺,虽似山洞,却十分宽敞舒适。陈嘉庚对自己的窑洞感到新奇,深知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窑洞中生生不息。在延安,毛泽东主席特别指派警卫员陈昌奉为陈嘉庚提供照料。

通过陈昌奉,陈嘉庚对《西行漫记》中描述的长征有了更深的理解。六月一日,陈嘉庚在朱德和康克清的陪同下参观了延安女子大学。延安女子大学也设在窑洞中,每个窑洞能容纳三十多名学生,校长是留学苏联的陈绍禹(王明)。陈嘉庚受到了热情接待,并与师生进行了亲切座谈,特别是因为这里有来自南洋的华侨女生,包括他在新加坡时认识的朋友廖冰。学生们向陈嘉庚介绍了学校生活,包括免费膳宿、每月一元的零用钱,以及政府提供的衣物和食物。学生们还参与了农业劳动和下乡宣传,反馈“甚见功效。”

在延安期间,南洋学生常到城外交际处拜访陈嘉庚先生。尽管他们晚餐后需走十里路回城,陈嘉庚担心安全,但学生们表示这里风俗良好,夜间独行无碍。陈嘉庚关切地询问她们“能耐此苦否”,她们说“初来多不堪,迨后习惯已成自然,无何关系”,听到学生们乐观地谈论延安生活,看到她们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和进步,陈嘉庚对她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黄土窑洞中闪烁的精神光辉表示赞赏。

午餐后,陈嘉庚与侯西反步行走进延安城,延安城三面环山,前面开阔,由于敌机轰炸,街中店面住宅大都塌坏,一片残垣断壁。两人登上后山,登高望远,延安的优美壮观展现眼前,顿时诱发了陈嘉庚规划与建筑的灵感,陈嘉庚认为延安若按新加坡科学化建筑,他日可成为数十万人口的“天然人工美妙”的“热闹都市”。

陈嘉庚和同伴下山后,来到一条街道,两旁有百余间商店,尽管店铺简陋,但交易活跃。为防轰炸,商品多存于山洞,店面货物有限。陈嘉庚对市场充满兴趣,与店家交谈,得知商店均为私营,政府不干预,也不抽税,“商民之营业,与政府无关”。这与重庆官员经商、争利形成鲜明对比,延安的自力更生、自由市场让陈嘉庚对哪种经济模式更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有了深刻认识。

下午四点,陈嘉庚与侯西反乘车前往杨家岭,赴毛泽东主席的邀约。毛主席在窑洞前迎接两位南洋来客。陈嘉庚观察到,毛主席的窑洞非常简朴,与自己住处相似,内设有各式木椅和一张旧式写字桌。正如周恩来所言,毛主席在最小的司令部(窑洞)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解放战争。尽管抗战艰难,陈嘉庚却从窑洞中感受到了抗战必胜、建国必盛的新希望。

毛泽东给陈嘉庚的印象与报上刊登的照片一样,只是头发颇长。毛主席告诉陈嘉庚:因为窑洞凉,最近病了,有两月没有理发。还说自己是夜间办公,鸡鸣时才睡觉,下午才起床,所以约下午相见。陈嘉庚劝他注意身体,改变工作习惯,毛泽东说“十年如是,已成习惯”。说话间,有南洋学生与集美学校校友进来,也不用客套敬礼,“绝无拘束”,后来朱德、王明夫妇也来了,也是自如地坐下来与大家交谈,陈嘉庚顿时感到有一种自己想象不到的“平等无阶级”气氛。

晚上毛主席就在窑洞前招待陈嘉庚用餐,主食是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蒸煮的二米饭,因为大米是国民政府供应的,小米是延安自产的,所以叫国共合作饭,菜是土豆、白菜、辣椒,是主席在杨家岭开垦出来的一块地上栽种出来的,唯一的荤鲜就是一碗整鸡鸡汤。毛主席开玩笑地说:我只有五块钱的津贴,一个月只有三块钱的菜金,一天菜金一毛钱,买不得鸡做汤,这鸡是邻居大娘知道我有贵客,特地贡献出来招待陈先生的。晚餐的和谐无拘,餐桌上的粗茶淡饭,让陈嘉庚很是感慨。陈嘉庚一生的发家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联想到蒋介石在嘉陵宾馆宴请的豪华堂皇,陈嘉庚从两种不同的招待中,思考起两个地方、两个政府、两个党的不同品格。

在延安的每一天,陈嘉庚随时随地都会在一些细微之处发现延安的精神。

六月四日下午,朱德陪陈嘉庚参加延安第四军校的毕业仪式,这所军校有学生五百名,当天有一百多名学生毕业准备奔赴前线,校园上空回响着《到敌人后方去》的歌曲。当陈嘉庚一行到达学校时,军校学生正在球场比赛篮球,见到朱德总司令,大声道:“总司令来比赛一场。”朱德征得陈嘉庚同意,也就脱去上衣,与学生赛了两场球。这让陈嘉庚再次看到延安的平等作风,看到共产党领袖与普通士兵的亲密无间,这是共产党人与独裁的蒋介石国民党的天壤之别。

六月五日,是陈嘉庚在延安的第六天。他与陕甘宁边区的高级官员进行了会谈,包括财政部长、公安局长和最高法院院长,这次会谈让他对延安在经济、政治、民主和军事方面的艰苦奋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财政部长告诉他,边区政府对民营经济没有征收税收,民众自行开垦土地,政府不干预。农民收获作物后,只需上交一定比例的税,最多不超过七分之一。公安局长向他介绍,自抗战以来,国民党中央未给予延安任何援助,八路军的武器一部分是从敌人手中夺取的,另一部分是从民间购买的。最高法院院长雷经天是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的学生,同时在座的还有许多南洋学生。他们告诉陈嘉庚,延安治安良好,没有盗贼乞丐。县长由民众选举产生,而贪污的官员会受到严惩,甚至可能被枪决。公务员每天工作七小时,再加上两小时学习,月薪为五元。即便是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也只有五元零用钱。

与三位高官和厦大、南洋学生的交谈,让陈嘉庚更加自信于自己对延安的判断。

在延安的九天里,陈嘉庚与毛泽东主席共进行了四次会谈,其中毛泽东两次亲自招待他晚餐。两位伟人就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但陈嘉庚心中最关心的还是国共合作和团结抗战。他希望两党领袖尽力避免冲突,“欣幸莫可形容”,将意见分歧留待抗战胜利后解决。毛泽东表示赞同,并请陈嘉庚将这一意见转达给蒋介石,也要将延安所见告知南洋华侨。

毛泽东给陈嘉庚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平易近人,充满智慧,雄才大略。有一天晚上,毛泽东得知国民党的寿科长也住在陈嘉庚的窑洞里,便前去与他交谈。陈嘉庚原以为只是礼节性的会面,所以一直等待在窑洞里,直到天亮寿科长的窑洞灯熄灭,他才知道毛泽东与寿科长一直深谈到天亮。这件事让他感受到共产党人的虚怀若谷。更令他欣慰的是,他与毛泽东对抗战和中国未来的思考如此契合——两人都主张持久抗战和团结抗战,而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分析和对中国未来的构想让陈嘉庚深感钦佩。

六月七日晚上,陈嘉庚出席了延安举行的欢送大会,会议在延安剧院举行,千余人到场欢送这位来自南洋的客人。欢送会由朱德总司令亲自主持,王明发表了致辞。王明在讲话中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自抗战以来的努力,强调了团结对外的重要性。陈嘉庚也在王明致辞后发表了演讲,表达了对共产党的欣赏和对团结的重视,“四万万五千万人皆欲团结”,他说,“万一不幸破裂,则不团结之罪,两党二三位领袖当负全责”第二天,陈嘉庚等三人离开了延安。

历史中的偶然往往暗含着必然,人的命运也常因偶然事件而发生巨变。陈嘉庚原计划在延安停留三天,然而李铁民受伤,侯西反生病,迫使他不得不改变行程,将延安之行延长至九天。这种三天到九天的时间偶然性,却让陈嘉庚对延安有了更深入更坚定的认识。九天前,他踏上黄土高坡,想看看斯诺笔下的这片土地有何特殊之处,想了解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真实情况,但未料到九天后他将对延安产生如此深刻的改变。简朴、刻苦、民风淳朴的延安与共产党领导人给了他最美好的印象,这一切使这位华侨领袖对延安充满了向往。他后来在《南侨回忆录》中写道:

余在延安视察耳闻目睹各事实,见其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立国福民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莫胜利维新之基础,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

他终于找到了长期以来苦苦寻找的“中国救主”,他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在黄土飞扬的古道上,在中华民族祖先的诞生地,陈嘉庚先生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回望宝塔山,回望延河水,他心情舒畅、充满憧憬。

选择延安,他的生命做出了一次最伟大的抉择。

图片

一九五五年,陈嘉庚在延安窑洞前回忆十五年前与毛泽东会晤情景

注:

①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一生洗三次》,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②陈嘉庚:《南侨回忆录·黄尘常飞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第169页。

③陈嘉庚:《南侨同忆·延安城形势》,中国华桥出版社2014年版,第162页。

④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不团结罪责》,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第170页。

原著 | 朱水涌著《陈嘉庚传》

(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2021年11月重印)

“我们的校主陈嘉庚”栏目编选委员会

主任 | 王智兰、黄宇霞

副主任 | 郑辉、葛学凤

委员 | 李绍玉、陈瑶华、林麓、蔡伦

编选 | 陈文辉

编辑 | 游丽华

图片来源 | 《陈嘉庚传》

联合出品 | 大润发的娱乐游戏网站秘书处党支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生第二、第三党支部